导读 :平常大家都知道,多运动、多走路对身体好,能强身健体。可你也许不知道,有些特殊情况,多走路不但没好处,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今天咱们就来看看,到底是哪六种病得悠着点走路。 一、严重的心脏病 对于患有严重冠心
导读:平常大家都知道,多运动、多走路对身体好,能强身健体。可你也许不知道,有些特殊情况,多走路不但没好处,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今天咱们就来看看,到底是哪六种病得悠着点走路。
一、严重的心脏病
对于患有严重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病史,或是心功能不全达到三级、四级的患者来说,过量走路是个不小的风险。心脏就像个泵,本身功能已经很弱,要靠药物和休息来维持运转。走路时,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,心脏就得拼命工作,加大泵血力度,这无疑会增加心脏负担。患者可能走着走着就出现心慌、胸闷、气喘吁吁的症状,甚至引发心绞痛发作,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,危及生命。
二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
这种病让下肢的动脉血管变得狭窄、堵塞,血液流通不畅。一开始可能只是走路时小腿有点酸痛、乏力,歇一歇能缓解,很多人不当回事。但要是继续多走路,下肢缺血会越来越严重,疼痛加剧,从间歇性跛行发展到静息痛,就是不走路的时候腿也疼得厉害,还容易导致下肢溃疡、坏疽,到时候治疗起来就棘手多了。
三、膝关节疾病
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膝关节,还有半月板损伤等情况,关节软骨磨损、滑膜炎症,本来就脆弱不堪。走路时,膝盖要承受身体的重量,每一步都是对关节的 “折磨”。多走路会加速关节退变,使得关节肿胀、疼痛加剧,屈伸不利,长期下去,关节功能严重受损,日常生活都可能受到影响,像上下楼梯、蹲下站起都变得异常艰难。
四、腰椎间盘突出症
腰椎间盘突出,髓核压迫周围神经组织,导致腰部、臀部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、麻木。走路的时候,身体的震动会传导到腰部,加重椎间盘对神经的刺激。患者可能走一会儿路,就疼得直不起腰,下肢麻得像过电一样,越走越难受,不仅不利于病情缓解,反而会让突出的椎间盘和神经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,延长康复时间。
五、帕金森病
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病变,身体平衡能力差,肌肉僵硬,动作迟缓。走路时容易摔倒,一旦摔倒,骨折等意外伤害风险很高。而且多走路会让他们体力消耗过快,身体更加疲劳,进一步影响运动功能,导致步态不稳加剧,步幅越来越小,行走困难愈发明显,生活质量大打折扣。
六、脑供血不足
脑部血液供应不足,人本身就容易头晕、乏力、视力模糊。走路时,血液更多流向四肢,脑部供血相对减少,头晕症状会加重,甚至可能突然眼前发黑、晕倒在地。要是在马路上、楼梯上等危险地方晕倒,后果不堪设想。所以这类患者得避免长时间、长距离走路,尽量多休息,保证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。
结语:
了解了这六种病不宜多走路,大家心里得有个底。要是自己或者身边人患有这些病,一定要记住别逞强,运动得适度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,比如心脏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少量的康复运动;膝关节疾病患者试试游泳,减轻关节压力。健康无小事,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,让身体少受折腾,过得舒舒服服的。